MBA資訊:國內企業創新發展的新趨勢
正文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大多數企業家們也積極地開啟企業創新、企業變革。今后,隨著企業改革的持續深入和互聯網技術的高度發展,我國的企業創新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第一,互聯網+企業創新,三大創新融合發展。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兩化融合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技術、互聯網平臺將進一步融入企業創新活動中,也就是說,互聯網+企業創新,將成為企業創新的基本形態。
第二,生產、經營、管理的智能化。隨著工業3.0向工業4.0的轉變,以及工業互聯網向物聯網的發展,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以及兩化的進一步融合,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或某一環節的智能化水平也將進一步提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智能化將成為企業創新的大趨勢。
第三,原始創新和協同創新管理將成為技術創新管理的重點。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實施,中國經濟將進一步向中高端發展,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將更加注重原始創新和協同創新,原始創新和協同創新管理將成為企業技術創新管理的重點。
此外,企業的戰略轉型升級,包括專業化、歸核化、專業化基礎上的多元化、國際化、大規模定制與制造型服務等;新型人力資源管理,包括人力資源優化配置與新形勢下的分配、激勵機制等;戰略性財務管理,包括大資金、大成本、大預算管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與新形勢下的公司治理與集團管控;安全生產與風險管控;價值鏈、供應鏈、產業鏈管理;綠色發展、共享發展與社會責任管理等都將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
推進企業創新需要解決的問題
企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解決推進企業創新的一些最基本的問題。無論是推進技術創新、制度創新,還是管理創新,都需要解決下述一些共同的問題。
首先,要增強創新的觀念與意識。要推進企業創新,企業的廣大員工,特別是主要領導者,必須樹立和不斷增強創新的觀念與意識。著名企業家張瑞敏說,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這就是說企業和企業家要時刻樹立危機意識,要不斷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其次,要建立健全企業創新的組織體系。企業有了創新的觀念和意識,還必須建立健全企業創新的組織體系。通過有效的組織把這些觀念和意識落實下去,否則創新就只能是空想和空話。
此外,還要加強企業創新的隊伍建設,加大企業創新的資金投入,健全企業創新的激勵機制等。對于技術創新來說,還要處理好科學研究與新產品、新技術開發的關系,以實現“投入—技術效果—經濟效益—再投入”的良性循環,把創新不斷推向新的高度。
世界范圍內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給我們社會各領域都帶來了許多的變化,社會生活和社會秩序不僅受到了嚴重沖擊,社會治理與社會建設也呈現了很多亟待認識和回答的尖銳問題。運營商業手法,解決社會問題,這種潮流幾十年來都未曾改變,推動這一潮流的個人或企業被稱為“社會創業家”或者“社會企業”,近年來則主要被稱為“社會創新”。社會創新對于企業也具有重要的意義。企業參與社會創新,絕非僅限于企業履行其企業社會責任(CSR)的范疇,可以說已經成為企業戰略不可缺少的一環。對于在成熟市場中面臨發展瓶頸的企業來說,發掘社會需求、摸索自身如何參與解決社會需求的過程,有助于企業重新理解市場、突破瓶頸。通過與包括企業在內的多方行動者合作來實現社會創新,突破單打獨斗局限的新途徑正在形成,這就是被稱為“集合影響力”的新潮流。集合影響力處在社會創新理論兩大脈絡的匯集之處。一條理論脈絡是運用商業手法來提高社會影響力;另一條理論脈絡認為,只有建立起個人-組織-社會的連接,改變每個人的價值觀和意識,才能實現真正的社會變革。
北京大學變革時代企業家創新經營管理實戰班從企業與社會的關系、企業家如何從新的社會學視角制定企業發展戰略等方面展開,為疫情后時代的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帶來更全面的理論和實踐指導,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