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
正文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是國家穩定發展的基石。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面深化國企改革、不斷強化國資監管、從嚴加強黨的建設,努力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想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更加有效的企業內部治理體系的推動。
有效的內部控制可以規范企業的運營,提升企業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有效的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面對著日益復雜的內外部環境,國有企業需要改進企業內部控制,從而防范和化解風險,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在明確當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基本情況和不足的前提下,剖析國有企業建立和改進內部控制的必要性,并對當前形勢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提出建議。
國有企業的產權特征將決定了國有企業更需要建立內部控制體系,強化企業內部控制的作用。
當前,我國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處于摸索階段,許多問題值得關注。通過對這些共性問題進行挖掘,可以更好地建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體系。
很多國有企業沒有現代企業中參與直接監督和管理的股東會,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更好地監管國有企業成為一個難題。
國有企業的產權結構使其在企業架構、運營和管理等方面更容易引發風險并導致運營出現問題。
產權結構的限制使國有企業難以建立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由此面臨戰略風險、財務風險、法律風險、運營風險,并產生利益輸送和內部人控制等問題,最終導致國有資產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