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總裁班筆記的精華版內容分享
正文
在北大總裁班的課堂里,這里帶給我們知識,帶給了我們快樂,帶給我們無窮無盡的驚喜。
下面是北大工商管理班課堂一些筆記分享《公司治理》,對大家運用到企業公司管理中有很大的幫助。
公司治理中的“公”就是伙伴關系,“司”是治理
關鍵詞一:溝通
人與人之間百分之八十的沖突都是因為誤會造成的。誤會,我們都知道要學會用溝通的方法才能夠解決,但是怎樣溝通呢?這也有一定的技巧的。
俗話說的好,富不過三代,但是一個家族能富上九代,這就是不得了的,難道有什么秘訣嗎?這關鍵還是在于溝通,還要以平等的身份去和對方溝通。以平等的身份就是放下了自己在公司的所有的身份和大家聚集到一起,聆聽各自的想法與建議。
據美國的一所家族企業學院的研究表明,約有百分之七十的家族企業未能傳到給下一代,百分之八十八未能傳到給第三代,只有百分之三的家族企業在第四代以后還能夠持續的經營。傳承了122年的華人企業李錦記算是成功的,那是因為這個家族企業有過兩次嚴重分裂的教訓的總結,而且他們也意識到能夠延續的并非是企業本身。“李錦記曾經也面臨過家族傳承的問題,但幸運的是他們找到了適合的方法并很好地解決了問題。那就是以平等的身份進行溝通。可見溝通對企業的延續是多么的重要。
關鍵詞二:道德
在現實當中往往出現大企業欺負小企業的情況,大股東與小股東;老股東與新股東之間的沖突,股東在外成立企業掏空公司資源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這就是第二個詞“道德”。公司問題與道德掛上了關系,越往高層,道德就越突出;越是低層,能力就越突出。明顯地給出了我們答案,公司治理主要是控制好董事會,因為這個管理層往往出現很多的問題,并且難以改正,阻礙特別的多。
董事層犯錯誤也是一種常見的事情,據史記記載:“天下國家之事,敗于小人者十一,敗于君子者十九,蓋小人之骨柔,其氣餒,其愿欲售,其壘亦易破,惟君子之才品自不同,而業己為眾所推,其自負也常亢元而不肯下,于是為深刻,為膚淺,為執拗,不能舍己從人,以佐國家之急”。
故壞事不一定都是壞人所為的,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關鍵是在于自己怎樣對待這個錯誤。管理者必須做到“立威”,“樹德”,“施恩”。聯想公司就是比較好的例子,據說是國內人才做得比較好的企業,主要有三個原因,坦誠、尊重、妥協,股東之間的坦誠、尊重、妥協,都十分重要,人生也是一門妥協藝術,誰掌握好了就會生活得更好。
公司治理的智慧,方法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公司競爭是快魚吃慢魚的口號,控股權與控制權的關系等都需要深入的分析,特別是對“合伙生意、董事會的成立、以及買殼上市”等做出了具體的方法步驟和具體的問題處理方法,一定要認真去深入學習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