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訪問學者時可能面臨的問題解答!
正文
訪問學者是指具有一定學術背景、科研能力和工作經歷的人前往國外著名大學、企業實驗室等專業領域進行短期進修和學習的項目形式。這種學習進修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幫助學者本人快速獲取行業內最新的知識和技術、拓展新的行業視野,從而在自己的領域中(學術研究或者職業發展)取得新的突破。
與留學不同,訪問學者的參與者一般都是行業內的資深人士,他們大多已經在本行業中具有相當的地位,為解決當前事業發展或者研究領域中的具體問題,有效利用國際上領域內領軍的大學或研究機構資源的一種學習進修方式。
然而,確定申請訪問學者這個方向后,面臨著更多的選擇。以下就是申請訪問學者時面臨的抉擇時刻:
抉擇1:出國讀不讀學位?
這個剛剛已經提到了,需要考慮每個人的出國目的做綜合判斷。另外,出國讀學位還有一件大事攔在路中間,那就是套磁!這個過程真的是相當艱辛,地道的套磁能幫你智取offer。
抉擇2:自費還是公費?
關于自費公費的問題,那就涉及到老師目前的職稱了。國內一些重點高校的副教授、教授手里大都有幾萬到幾十萬的科研項目經費,可以用自己的科研經費出國,優勢在于不需要受國家限制,也不需要留學基金委審批,相對自由;但是,對于高校青椒群體,還沒有足夠的財力來支撐海外一整年的生活,只能申請國家留學基金委(CSC)資助,雖然資助項目很多,但競爭也是異常激烈。
在經費申請這件事上,我并沒有單掛在一棵樹上,而是選擇了一個折中方案--先申請CSC資助,如果失敗,就自費出國,不能浪費這次出國機會,屬于破釜沉舟的打法,絕不回頭,時不我待,必須走出去看世界!
抉擇3:參加哪一類英語考試?
出國做訪問學者或者博士后首先面對的就是英語考試。關于英語,對于高校教師來說,需要抉擇的是:參加哪一類英語考試?
通常年輕老師會選擇直接參加托福雅思考試,而一些歲數大的老師,由于英語基礎薄弱,會全脫產學習半年(指的就是已經工作的人離開崗位,重新返校參加全日制學習),參加國家組織的培訓班及其組織的英語考試(PETS5),這類形式的英語考試通過率比較高,當然,前提是要申請國家資助進行公派留學,這又牽扯到另一抉擇:公費還是自費?這個抉擇會帶來一連串蝴蝶效應。
抉擇4:英語成績咋搞定?
由于英語基礎還說得過去,我選擇參加雅思考試,CSC要求滿足總分6.5分,但是對單項小分未作明確要求,這對偏科的我無疑是好消息。作為已經上班的人,很難拿出整塊時間專心學英語,因此,并沒有報名英語輔導班,而是買回幾本經典的雅思輔導書自學。
利用業余時間,一邊看書學方法,一邊用劍橋真題演練。我按照劍8、劍7、劍6的順序做完3套真題,期間劍9出版,但是還沒來得及做劍9就上考場了,幸運的是,總分剛好6.5,達到了CSC的最低要求,也省去了參加國家統一培訓的麻煩。
申請訪問學者除了需要面臨以上幾個抉擇之外,申請者還要想清楚準備去哪個國家交流學習,明確自己的研究方向,尤其是確定專業和研究方向直接決定了你能否成功與教授套磁成功。
申請訪問學者,一定要切記工作經驗與留學方向和專業的高度聯系,高度契合才能給你的申請之路開出一條大道。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申請訪問學者的相關問題,可以直接聯系本站招生老師進行詳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