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和平——經濟形勢分析專家
正文
個人簡歷
1978年9月至1986年6月在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學習并獲得哲學學士和哲學碩士學位。
1986至1991年間先后在中共中央書記處農研室、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農業部工作,曾獲聘為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及研究室副主任。
1991年至2001年在美國工作和學習,其間擔任美國中西部華人科技協會經濟發展部部長。
2001年6月畢業于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獲經濟學碩士、農業經濟學碩士和發展金融專業博士學位。
2002年2月至2005年2月,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兼北京大學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系主任。
2004年12月至2008年3月,任云南大學副校長。
2008.04-2013.06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3.07-2017.06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7.06-至今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2002年起,受聘擔任北京市、浙江省、云南省、廣州市等全國多個省市的經濟顧問和金融顧問以及知名企業的首席經濟學家。
研究領域
宏觀經濟熱點問題
發展金融理論:交易所設計、非銀行類金融機構研究及第二金融系統建設
環境與資源經濟學
經濟工程學
主講課程
1.研究生課程
超越主流經濟學框架:新市場理論前沿
2.本科生課程
現代金融理論簡史
環境資源經濟學
環境資源經濟學工程概論
3.高級研修班課程
中國經濟形勢分析
企業投融資管理
貿易較量:未來3-7年的中國經濟
中國金融改革面臨的問題與未來發展方向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現狀與完善金融體系
主要貢獻
創立長鏈金融理論(2010):
21世紀頭十年,曹和平導師長期從事供應鏈管理及供應鏈金融研究,后來他把這一研究衍生為“長鏈金融”研究。自2010年年底起,在多次演講及著述中談及“長鏈金融”概念,提出長鏈金融理論。
曹和平導師認為,我國的產業長鏈已經達到了世界規模,保守估計,2012年中國生產了全世界35%左右的物質產品。但是,我國的市場長鏈十分短缺,這導致我國物資產品份額巨大,卻不能得到相應的收益。通俗點說,我國生產了世界35%的產品,卻只得到了10%的報酬。
市場長鏈的短缺,并不意味著我國市場規模小。我國大宗類和特宗類市場達到1萬家,除開上證所、深交所等交易所外,還有300家大宗類商品交易所、500家產權類交易所。不過,雖然數量眾多,卻多為宋朝式的商鋪集聚。這正映射了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現狀--資金在實體業不活躍,但在銀行業體系內部倒是流動非常好--這并非一個好現象。要解決我國市場長鏈的缺失問題,必須要從金融業的發展階段著手,否則,市場長鏈將永遠停留在宋朝式商鋪集聚、場外貿易階段。
金融業發展的第一階段是工商企業信貸金融。商業銀行及其關聯的金融機構、國有銀行、證券期貨、保險都做工商企業信貸金融,在這個金融階段,信貸效用是相對受限的。第二階段是產業鏈金融。以產業園區發展為例,一家商業銀行牽頭,和另外幾家商業銀行一起對產業園區中的多家企業進行授信,即在某一個產業鏈上的金融機構對商業實體授信。我國的產業鏈金融還處于起步階段。第三階段是中介類金融。即把信貸、評估、授信、增級、擔保、托管、置換等納入廣義現代金融業鏈條中。目前國內中介類的金融機構,特別是非銀行類的現代金融機構中介數量太少,且發展過程中受限太多。未來15年間,如果有一家非銀行類金融機構的動員信用能力超過傳統銀行,其實一點都不意外。馬云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進步,雖然支付寶和阿里金融動員信用的方式尚處于低級階段,但它已然對傳統銀行業造成沖擊。第四個階段是雙邊市場向第三方市場過渡的時期,可以稱之為交易所金融。第五階段,則是定價和流程數據庫形成的金融。
曹和平導師認為,在這五個階段的發展過程中,金融業的逐漸發展和完善將彌補市場長鏈的缺失,形成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同時,市場長鏈的形成,將促進我國產業長鏈的優勢發揮效用。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能夠將資金流更加高效、準確地引導至國民經濟發展中,并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內生動力。
創建市場三商理論(2011):
2011年起,開始提出并創建“市場三商理論”,并用市場三商理論指導中國產權市場、私募股權市場及地方資本市場建設。曹和平教授指出,市場三商是指做市商、成市商和價格收斂商。其功能可以這樣來描述,給定物理邊界、信息披露機制、交易規則以及準入退出法變量的前提下,做市商是讓場內(第三方市場內)的交頭活躍的中介;成市商是將場外業務導入場內的中介;價格收斂商是將交易成本(比如結算成本)降低從而使價格走向收斂的中介。三商合在一起,一個超越雙邊交易實點(物流批發市場是典型),超越宋朝式的商鋪集聚(廣州中大布料市場是范例),超越實點OTC市場(我國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第三方市場--交易所經濟出現了。如果做市商的數量級是1,則成市商的數量級是10,而價格收斂商的數量級則是1000。三商合在一起,地方資本市場才能超越雙邊業務走向繁榮。
實戰經驗
2014年
中國產權交易行業頂層設計
全國產權交易行業培訓教材
“希捷在中國”研究[錫捷科技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委托]。
武漢新洲區“十三五”規劃
中國產權市場發展研究
中國私募股權市場發展研究
哈爾濱第二金融系統建設及配套試驗區啟動方案
西安市第二金融系統建設
北京金融副中心區(FCDI)長陽產業金融集聚區建設方案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可交易金融資產整合運營實施方案
北京寶石交易所建設和運營實施方案
水資源在北京生態文明鏈中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
橫琴珠海市橫琴新區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園區組建、掛牌和起步運營方案
黑龍江農墾局建三江分局產業發展規劃
北部灣銀行戰略發展規劃
西咸新區投融資模式創新與第一批建設資本金來源解決方案
所獲榮譽
《西安市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路徑研究》
《內蒙古資源資本化研究》
《中國崛起與全球戰略安全定位》
美國中西部中國科技文化交流協會杰出貢獻獎
肇東市金鑰匙獎
世界銀行研究生獎學金
北京師范大學學生論文競賽三等獎
邀約電話:13161328336 楊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