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EMBA學位班告訴你學歷在職業生涯的不同時期都充當什么角色
正文
職業發展期可分為20+,28-33,,34-40,40+,四個階段,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所處的年齡階段為自己進行針對性的職業規劃。以招聘者的角度,一般情況30歲前,跳槽3次,最多5次,最后崗位不能少于2年,最好3年。28-33歲,跳槽去之前已經確定了的行業,并在33歲前成為(初級)專家或(初級)管理崗。34歲-40歲在同一個行業、同一家公司或不同公司成為資深專家或中、高級管理崗位。40+應該具有一定的資源,并成為解決棘手難題的能手,有了穩定、不可或缺的位置。而45歲或50歲以后,簡歷基本都是給獵頭的。
那么,在這些不同時期,學歷都有什么不同用處?
一、20+:這個時期剛畢業,學歷是“敲門磚”
對于絕大多數的剛畢業或者畢業幾年之內的人而言,學歷應該說,很重要!因為它是職業的敲門磚,你沒有其他的資料證明自己,公司面對無數的候選人,也是無處下手的,這時候,學歷就充當了一種篩選的機制。有的人不服氣,因為有的人去了某個不太好的學校可能是當年高考沒有發揮好等原因,不應該以學歷論英雄。道理是對的,但是這畢竟是少數人。而且他也應該有其他的證明材料,例如作品、競賽獎項等。對于僅僅有一個不太光鮮文憑的年輕人而言,公司沒有時間/人力去在大海里撈出一個珍珠,成本太高,所以只好用學歷篩掉。
二、28-33:學歷是晉升的門檻
如果已經工作了幾年,尤其是時間越長,能力開始逐漸成為雇主考察的主要方面,公司會關心你原來的工作履歷,到底做了什么,有過什么結果和成就。在對于學歷限制門檻不是很高的職位上來說,學歷好像顯得不是特別的重要。但是想要繼續往上成長,跳槽到更好的企業和崗位上的時候,難免會出現瓶頸。不僅是在學歷門檻上,很多也是在個人能力上。
三、34-40歲:學歷是新的出發點
當工作了一段時間后,很多人會根據自己的工作內容和需要,選擇再讀一個學位,例如MBA,這個時候,你可以再次選擇一個你認為滿意的學校,得到一個相關的學歷。因為這次不是高考,你有多種選擇的機會,也可以慢慢準備,所以,第二次文憑可以給你新的出發點。很多的MBA學生,大多數就是利用MBA的再次學習和更新學歷的機會,重新選擇職業的方向、地點、行業、工種。
總之,學歷是職業選擇中的重要因素,我們要適時發現不同工作時期對學歷的需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