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EMBA總裁班為你正名非全日制MBA
正文
因為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后證書上會注明“非全日制”的字樣,所以很多人非常猶豫,到底值不值得報名呢?
這一疑問經常困惑著想報考非全日制的人們。因此,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改革后的畢業證上為什么會出現“非全日制”四個字?
為什么會區分“非全日制”
1、面對的人群和開設的目的不一樣
全日制面對的主要是應屆生畢業生(在職人群也可以報考,但是真正沒多少人可以報考);目的是繼續在專業方向研究,提升學術研究能力,很多畢業生也確實進了各大研究院工作。
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是面向有過工作經歷,知道自己應該提升哪方便知識,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中跨專業報考的人數遠遠高于應屆畢業生。
在職研究生的目的是讓有工作經驗的職場人士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滿足企業對高端人才的需要。
2、在學習方式上也有很大區別
非全日制研究生本身就是不脫產在職學習,而全日制則是脫產學習。為了將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兩種教育方式分開管理,把學習方式注明在證書上也是很正常的。
“非全日制”代表含金量低?
當然不是,國家近幾年的教育改革,政策偏向都在不斷提高其認可度。
從2017年到2018年的政策改變也能看出這一點,國家一直堅持“同一招生政策、同一考試標準”。并且應屆畢業生也可以報考在職研究生,讓在職研究生和全日制的人群看起來沒什么區別,不再讓應屆畢業生有理由為了維護自己的“正規應屆生、全日制”頭銜而貶低非全日制。
所以,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標注了學習方式,并不會影響其含金量。而是為了更加規范的管理,讓國內的高端人才培養更加實用化。
改革畢竟是個長期的事,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認可還需要一個過程,距新政策改革也剛剛第二年而已。
就像當初的學碩和專碩那樣,剛出來的時候,被往屆學碩的研究生貶低的一文不值,而等到畢業的時候,企業早就普遍認可了,并沒有做任何區分,而報考人數也翻了好幾倍。去年和今年的的在職研究生的增長趨勢也正在向這個方向發展。
目前看專碩改革的方向,很可能以后全日制只招收推免生,公開招考的名額會越來越少。表面看,有些學校的全日制招生名額沒有縮減,甚至擴招,但是考慮到其他院校的全日制名額縮減,會產生擠出效應,那就意味著,很可能報考這所學校全日制的人數會增加。
而非全日制名額越來越多——這是大趨勢。
重點不是全與非全,而是學校資源
相比于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的糾結,考仕通小編認為學校資源更為關鍵。一所優秀的院校,師資力量和軟硬件水平都是過硬的。好學校的非全日制學習會更專業,眼界也有所開闊,所接觸的環境不同,機會可能更多。所以,如果你報考院校還不錯,那么它的非全日制顯然比一般院校的全日制更值得就讀。
畢竟將來在就業時,企業更看重的還是你的工作能力和潛力,而不是那一個小小的“非”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