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酒店管理者,要先明白你的核心競爭力和盈利模式!
正文
由于市場、競爭、成本、利潤等多方原因,近些年,酒店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星級酒店摘牌、中端酒店入市、大客房小餐飲、酒店業新零售、老酒店翻牌等等行為和現象,令我們這些所謂的“內行”也不得不重新去審視這個行業、理解這個行業、研究這個行業。酒店管理者也需要不斷充實自己,不斷學習管理知識,才能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站住腳。
傳統的學院派從業者,入校的第一節課,老師會教你——“什么是酒店的硬件?”、“什么是酒店的軟件?”、“什么是酒店服務?”。
長久以來,星級飯店最為堅持和推崇的就是“優質服務”。
昔日,每遇“年度星級復評”、“星評員暗訪”等,酒店出于保星、保級的目的,都會如臨大敵、草木皆兵,星評的各項標準、各種分值更是上至總經理,下至員工,人人滾瓜爛熟。
然而,時至今日,我們出入酒店、酒樓,滿眼都越來越:服務員的年齡——越來越“高齡化”了;服務員的現場服務——越來越“簡約化”了;服務員的語言——越來越“方言化”了;服務員的專業知識——越來越“貧瘠化”了......曾經的“優質服務”似乎——越來越成為了“曾經”。
酒店人心目中的中國酒店業的魂是——“服務”。中國酒店業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有溫度的”!酒店的核心競爭力是——你的“優質服務”!
一旦脫離了這條主線,你還是酒店嗎?
智慧酒店、智能酒店是社會發展到今天的產物,無可爭議地在時尚、潮流、節省人力等諸多方面顯露了優勢。這是行業的延續和時代的進步,但如果所有的關鍵節點都變成機器操控,那酒店就真的缺少溫度了……
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有同行,沒同利”。
為什么有的酒店車水馬龍,而有的酒店門可羅雀?
一同行坦言:“我們酒店的經營模式經歷了1年的研討和修正,已經很完善了,大家也很努力,但運行了2年,依舊達不到想象中的盈利目標,我很是懷疑我們的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是錯的?!?/p>
事實上,酒店的經營模式是復合型的,經營模式并不等于盈利模式。
酒店經營管理模式的核心是產品,本質是通過產品為賓客創造價值,而酒店的產品是服務。缺失了優質產品,還能創造你想要的價值嗎?
無論哪種類型的酒店,建面數十萬平,亦或是只有幾千平,其經營模式的起點一定來自于賓客的需求,這些需求很多被發現了,但并沒有被完全滿足;還有很多至今還沒有被發現,就會形成許多潛在的需求,這應該就是酒店經營的底層邏輯。
所以,脫離了賓客需求去談經營模式,你是在“糟蹋生命”。任何模式都源自于對賓客的理解,對賓客需求和痛點的理解。想要快速并準確的找到痛點,可以報名酒店管理培訓課程,聯系在線老師就能快速獲取課程詳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