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那些職業是有前途的?
正文
每個人都期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就一番事業,前提是努力對了方向,而一個好的職業規劃,就是一個明智的方向指引。
然而,現實情況是,社會無時無刻都在飛速發展,每年都有不同的職業誕生,曾經十分搶手的熱門職業,一旦過了高峰就會漸漸被冷落。究竟什么樣的職業是有前途的?相信沒有人能給出絕對的答案。
不要去賣:要買
在規劃職業生涯的下一階段目標時,你要記住職場幸福感更多取決于你的職位(你的職責、和你打交道的人),而不是你所在的公司或行業。很多人先選擇行業,然后是公司,最后是職位。我認為這是本末倒置。明確自己想要什么職位,然后(如有必要)與公司商量。如果他們不能接受,那么換一家公司。不要去賣:要買!
如果你想嘗試某個新職位,想想關于這項職業選擇你最需要了解什么,才能確保自己樂在其中。去找那些已經在這個職位上的人。不要害怕請教他們,盡管去問。問個明白。不要去賣:要買!記住,職業規劃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公司的事情。如果你所制定的職業道路行不通,你個人的痛苦遠遠大于公司。在決定你的職業選擇時,你必須比公司還要挑剔。不要去賣:要買!
在我過往的經驗中,我曾見到無數專業人士沒有按照上面的方式來制訂職業規劃—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對此無能為力。“畢竟,”他們說,“市場競爭激烈,我不能全憑自己的喜好來挑選工作。我只能接受已經到手的工作機會。”諸如此類的說法從各個方面印證了我的看法。對自己的喜好及原因一清二楚,沒什么比這更加讓人印象深刻(因而也會更受市場歡迎)。如果你對工作沒有熱情,那么自然也就只能接受別人的安排。
激情的力量
很多人將他們的職業規劃等同于分析市場上什么增長勢頭正盛,什么需求短缺。雖然這也不是不相關,但我認為職業(商業)規劃的核心并不是市場分析、超高的智商,或者畢業于最好的學校,抑或是從事最熱門的行業。長期堅持不懈的奮斗和永不放棄的決心才是行之有效的制勝法寶。如果不熱愛,又怎會有毅力去為之拼搏到底和堅定不移呢?
這不是什么標新立異的想法。美國前總統卡爾文·庫利奇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沒有什么能夠取代堅持。才華不能,懷才不遇的人比比皆是。天賦不能,失落的天才也尋常可見。教育不能,世上充斥著受過教育的廢物。只有堅持和決心才能無往不勝。”
在做職業規劃時,很多人想的是自己擅長什么。然而,如庫利奇總統所說,才華(或技能或優勢)即使相關,也不是核心因素。只有能激發堅持和決心的東西才是最關鍵的——換句話說,就是你在乎的東西。不用去想你擅長什么。能夠吸引你的事情,你一定會做好。這與你擅長什么無關,你是否喜歡才是關鍵。
認清自己要什么
道理很簡單,卻常被置若罔聞,尤其是那些職業生涯過半,已經成為合伙人(或同等職位)的專業人士。很多人對每天的工作提不起熱情,甚至更糟—很多人根本不去思考如何讓自己因為工作而更有成就感。他們可能有著各種各樣的年度目標、預算和業績報告,但很少有人對下面這些問題有過深思熟慮:
接下來你要做什么?
三年之后你有什么目標?
三年內你想要服務什么樣的客戶?
三年內你想要做什么樣的工作?
什么樣的職業挑戰能燃起你的斗志?
這些問題不過是在持續更新和修正你的個人職業戰略計劃。它們和滿足公司要求及目標無關,而和你自己以及你的職業滿足感息息相關。這些問題揭示了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關鍵問題:接下來我的職業目標是什么?很多人忙于追趕公司的業績目標,而無暇思考成功對自己的真正含義。他們從不花時間去想,“在下一個職業階段,我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什么才能真正帶給我成就感?”
很多人也不清楚自己擁有哪些職業選擇。他們不知道自己可以喜歡什么,不知道如何弄清楚什么樣的工作領域會激發自己的熱情。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常常有人問我:“我要怎么弄清楚自己要什么呢?”沒有萬能的答案。不過在過去的15年里,我觀察了成千上萬名的專業人士,從他們身上悟出如下一些道理。
你想要和誰打交道
相對于其他因素,我們周圍的人才是決定職場生活質量高低的關鍵。由于工作中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客戶、同事、下級、上級—如果你喜歡、敬重與你合作的人,你的工作將會更有樂趣。你清楚自己最喜歡和敬重哪些人嗎?主動構建職場人際關系,讓自己在絕大部分時間都和特別喜歡和敬重的人相處。
我們中大多數人不僅希望能敬重這些我們打交道的人,同時還希望自己能夠得到他們的敬重和認可。因此,你應該問自己:“我希望得到誰的關注—我希望贏得誰的認可?”
你不可能同時讓所有人都喜歡你。不同的人喜好各有不同:金錢、地位、聰明才智、人際交往技能、性格、社會貢獻等。問問自己:“你希望哪方面受人青睞,受誰的青睞?”
想想那些你希望贏取的客戶和你中意的服務對象,你應該能找到答案。如果你能贏得客戶的欽佩、尊重和敬仰,那么同事和合作伙伴自然也不會輕看你。如果你的所作所為得到外界的認可,那么你的同事同樣會對你青睞有加。
他人的建議
別人無法告訴你你的職業生涯應該需要什么東西。其實我建議把“應該”這個詞從職業規劃中永久刪除。你身邊包括同事、上級、愛人和朋友的很多人,常常都會跟你說你的職業生涯(通常人生)需要這樣那樣的東西,尤其是當你詢問他們意見的時候。但如果你被他們的意見所左右,這將十分致命!
周圍的人可以給你幫助,包括各種選擇、意見、建議,或者市場和商業機會。不管怎么樣,尋求外界意見都是可取的,可以拓寬思路。只是你不一定要接受別人的意見和結論,即使他們眾口一詞。不要人云亦云,被周圍人的價值觀影響。你要明確自己的價值觀—那些你看重而為之奮不顧身的東西。
內心深處陰暗的小秘密
接下來我們來幫你看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發現內心真正喜歡或熱愛的是什么的方法之一是問問自己什么事情是你不想承認的。如果你說“我不想承認,但是我喜歡成為大家的焦點”,那么,找一份可以讓你引人注目的工作。如果你說“我不想承認,但是我不喜歡和別人打交道”,那么,可以去做一些辦公室的工作,比如創造發明和技術先鋒。
如果你說“我不想承認,但是我就是想變得有錢”,那么,勇敢地去創業。如果你被迫坦白“我不想承認,但是我自認為才智高人一等”,也可以,那么找一份只和高智商的人打交道的工作。
釋放“內心深處陰暗的小秘密”,不要壓制它們。你遠比自己想象的要保守。
過去幾年的工作回顧
我建議你拉一份清單,把過去三年里完成的項目全部列出來,然后開始逐一考量。
哪些項目、哪些客戶讓你工作起來最帶勁?哪些最有成就感?自己的哪些表現最為突出,或者最引以為豪?
如果你能回答這些問題,說明你已經完成制訂個人戰略計劃的第一步—現在要做的就是想清楚如何獲得更多這樣的項目和客戶。這些問題或許都很簡單,但很少有專業人士真正花時間去回顧自己過去的工作,來思考這些問題。
規劃周期
很多專業人士不熱愛工作的原因之一是他們的能力對現在的工作而言已經綽綽有余了。過去,他們覺得工作充滿挑戰和樂趣,但是經過太多次的重復,他們已經失去了當初的沖動。這有一個經驗教訓:不要想得太遠!
很少有職業選擇是一成不變的。你要選擇的不是整個職業生涯只做同一件事,而是下一階段你對自己提出的挑戰(比如在三年時間內)。我知道很多專業人士其實有多重職業,這些職業按照某種順序各有側重。可能在某個階段,他們完全沉浸在某方面,然后下一階段他們可能又將興趣轉向其他方面。
當回過頭去看,我們發現成功的職業選擇之間像是有著邏輯很強的遞進關系,整體看來就像是從開始就設定好的單個職業選擇。但實際上很少是計劃好的。職業生涯是從一個挑戰到另一個挑戰逐步搭建而成的。成功的專業人士不會專注于他們最終能實現什么—很少人能料事如神。他們會專注于接下來要做什么。
無須計劃太久之后的事情。五年、十年之后,你可能已經成為完全不同的人,想要完全不同的人生。(我們中有多少人如今還仍然在堅持十年之前定下的目標呢?)你的選擇必須能激起你的興奮,燃起你的斗志,并且讓你在未來幾年內都樂在其中。如果短期計劃解決了,長期問題便可自行解決。
你要么自己挑選職業,要么任人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