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EMBA學位班告訴你攻讀MBA為什么要競選班長
正文
新生入學,會面臨一個問題,MBA管理類研究生也不例外。那就是競選班長的時候,我究竟要不要去呢?
根據這些年來MBA學員反映,一定要班級里建設歷程,在這里,小編想和大家說一句:讀MBA等,一定要做一屆班長。
做班長可以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
“經營之圣”稻盛和夫先生說:一個人發展狀況,取決于能力、熱情和思維方式三者的乘積。能力和熱情取值區間為0—100,思維方式取值范圍則為“-100”至“+100”,改變思維方式,人生和事業就會有180度大轉彎。
班級建設成果直接反映班長們的思維方式。凝聚力差、同學滿意度低的班級,或者是班長有熱情、沒計劃,抱著“同學需要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思路,結果班級建設工作落不到實處;或者是班長有行動、沒有堅持,因為同學不積極參與等這樣那樣的原因半途而廢;或者是班長有行動、同學沒有參與,班長把班級的活全干了,同學們因為沒有參與而缺乏歸屬感,班級沒有凝聚力。
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方式就是我們做所有事情的方式。把班長們領導班級建設的思維方式切換到我們的單位工作中,這可能就是促進或者制約部分MBA同學職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做班長可以提升我們的管理能力
管理就是使眾人行。一個班級,幾十個同學,有70后、80后、90后,有著不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背景,如何把這樣一個差異化的班級凝聚起來,讓同學們積極參與班級建設,在建設的過程中收獲、在收獲的過程中改變?
1.是挑戰班長的創新性思維,能否對事物間的聯系進行發散性、開拓性的思考,創造出新的事物;
2.是挑戰班長的影響力,能否用別人所樂于接受的方式,改變他人的思想和行動;
3.是挑戰班長的推動力,能否整合多方資源,促進事物前進、推動工作開展。
無論是思維方式的創新,還是影響力和推動力的提升,都是在“謀事、做事、做成事”的過程中收獲和沉淀下來的,不謀事、不做事、不做成事沒有真本事。
做班長可以積累我們的社會資本
社會資本是指存在于社會網路中、能夠幫助個體及群體實現目標的個體資源。
居住的社區、上班的單位、朋友的圈子、讀書的同學,我們處在各種各樣的社會網絡中,我們的身邊存在許許多多的社會資源。一個能夠在組織中脫穎而出的人、一個能夠獨自闖出一方天地的人,整合社會資本的能力是他們的秘密武器。
“社會網絡的大小、網絡中的資源是否豐富、個體的參與度如何”是影響社會資本的三個要素。來自各行各業的MBA同學組成了我們新的社會網絡,每個MBA班級都擁有豐富的社會資源。
小編倡導班長們努力成為一個能夠讓事情變得更好的人、一個能夠激發他人正能量的人,一個能夠讓事情變得更好的人,他對組織的價值無疑是更大的;一個能夠激發他人正能量的人,他獲得的支持和動力無疑也是更大的,這樣的人和社會的接口會更多、對社會的貢獻會更大,人生也一定會更精彩。
MBA等教育更多地是給大家提供一個平臺,這個平臺上擁有豐富的資源,可以幫助我們實現知識、視野、思維、能力、素養、格局全方位的提升,而收獲這些的前提條件是:我們必須積極主動。
讀MBA等,一定要做一屆班長,做一個讓同學感動、讓自己感動的班長。做一個有凝聚力,有靈魂的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