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新金融戰略與企業上市(IPO)并購創新實戰班
課程詳情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是經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同志親自批準成立的全國一流的人文社會科學人才培養基地,秉承“人文興民族興,教育強中華強”的辦學理念和“篤學、慎思、明辨、尚行”的校訓,致力于培養具有世界眼光、本土經驗、人文素養、社會責任的商界領袖和企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經歷多年的積極探索和發展實踐,逐漸呈現出品牌突出、多學科交叉、師資雄厚、高品質課程、實戰性強五大優勢。
新金融是推動企業升級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市場急需專業與深度的專業培訓指導實操技能,從而提高新金融的發展效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MBA教育中心聯合各大銀行、投資機構,從戰略高度開展科學、有效和合規的系統性的新金融培訓,實現金融與實業的可持續增長,并運用多種科學的價值經營方法,打造新金融戰略第一品牌,達到企業價值創造最大化和最優化的戰略目標。
一、2017金融發展動態與新趨勢 | 二、新金融戰略與新模式、新變革 |
1.全球經濟政策和金融行業分析 2.新經濟、金融對行業景氣和經濟政策 3.國內外金融匯率與金融市場 4.中國資本市場中企業發展規律 5.未來十年中國金融充分市場化進程 6.未來如何構建浮動匯率制度 7.準入限制的市場化發展 8.金融市場的統一與轉版退市的完善 9.如何構建人民幣離岸市場開放格局 10.金融開放形態下的調控監管體系 | 1.資本市場融資體制創新變革 2.資本市場與企業成長的有效手段 3.資產證券化與融資創新體系 4.企業新金融戰略架構體系 5.上市公司資本運營與全流通并購 6.資本市場追捧的新模式與新戰略 7.如何選擇相匹配的金融模式 8.貨幣政策變動的影響與應對策略 9.多元化投資類別與組合策略 10.不同模式的估值與收益率曲線 |
三、企業新金融戰略與運營模式 | 四、新金融與產業升級融合策略 |
1.產業創新與資本運營創新模式分析 2.資本運營創新模式設計與戰略規劃 3.企業新金融戰略與發展體系設計 4.產融結合的產業升級發展策略 5.企業實際狀況分析與方案升級 6.項目的實務問題探討 7.企業新金融戰略的要點 8.投資者與融資模式的選擇 9.企業價值的評估與定價 10.新金融效益分析 11.股權融資形式與運作模式 | 1.新興行業的戰略機遇 2.產融結合與頂層設計規劃 3.如何設計產融商業模式 4.產融結合背景下的戰略架構 5.產融結合盈利模式的有效循環 6.重新劃定產業與資本利潤區 7.產融結合商業模式與核心競爭力構建 8.產融結合商業模式的彎道超越方法 9.企業產權機制調整和公司治理架構 10.企業私募融資后的經營管理調整 11.企業治理結構完善與期權激勵制度 |
五、企業(IPO)上市與資本頂層設計 | 六、VC、PE、pre-IPO各階段融資策略 |
1.上市交易所選擇與收益分析 2.組建企業上市籌備組的關鍵 3.規劃企業“上市方案”的要點 4.上市前各項合規事項的改造 5.股權結構設計與高管激勵機制 6.上市改制方案設計 7.資產重組關聯交易的處理 8.私募融資股權結構設計 9.公司治理結構與管理結構 10.改制過程中的稅收籌劃 11.上市業績規劃與持續盈利能力 市發申報、詢價、發行的注意事項 12.上市后企業市值管理與投資者管理 | 1.企業各階段融資方式的規劃 2.短期融資與長期融資的組合策略 3.融資方案的策劃與設計 4.投資機構的選擇與談判 5.企業不同階段的估值方法 6.融資過程中的法務、稅務問題 7.融資與股權結構的注意要點 8.融資協議中的關鍵條款 9.融資與投后管理的注意事項 10.企業不同階段的資金成本管控 11.公司債的發行與應用 12.內部融資應注意的若干事項 |
七、企業并購與市值管理 | 八、新三板新金融結構運作體系 |
1.市值管理與價值創造 2.市值管理與投資者協作 3.市值的績效考核與管控 4.市值管理的診斷與戰略設計 5.市值導向的內控體系建設 6.如何應對暴漲暴跌 7.如何利用良好市值開展再融資、并購和股本擴張 8.市值低迷時,如何通過增持、回購手段維護公司市值 9.市值導向的信息披露制度 10.輿情危機管理與媒體共建 11.資本市場并購重組新特點與新模式 12.重組市值效應提升經驗與新路徑 | 1.新三板資本運營中定增關鍵作用體系 2.新三板運營過程中如何選擇適合券商 3.如何策劃設計定增融資方案 4.定向增發中的關鍵節點控制 5.如何選擇做市商及做市中的定價問題 6.做市交易中的若干關鍵問題處理 7.如何進行定增路演策劃與實施細則 8.如何根據新的政策預先做好設計預案 9.定向發行制度解析與定向增資限售期定向增發對象選擇 10.多元融資工具與股權質押融資關注要點 |
九、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行為學 | 十、資本運營中的法律、財稅問題 |
1.商業模式構成要素 2.商業模式定位變化規律 3.商業模式變化規律 4.贏利模式設計 5.商業模式創新與設計 6.典型商業模式分析 7.管理團隊和商業模式的合理估值 8.投資行為學 9.經營價值的創造及其內在沖突 10.股權投資的產業化與投資型企業 11.現代企業的行為金融與投資偏好 | 1.資本運營中的財務問題處理與疑難問題解決方案 2.資本運作中稅收管理與稅務籌劃 3.固定產權、無形資產的明晰問題 4.如何進行企業估值及確定發行價 5.資本運營中的戰略財務管控 6.企業歷史沿革中的出資瑕疵問題 7.企業歷史沿革中的關聯交易問題 8.掛牌企業的同業競爭問題 9.企業沿革中的國有股份退出問題 10.驗資、壞賬、假賬、漏稅問題 11.如何構建高效董事會企業治理 |
十一、企業投融資決策評估體系 | 十二、私募基金管理與風險管控 |
1.項目選擇依據與條件 2.不同時期的項目選擇重點 3.投資對象的財務業績評價/現代企業財務體系 4.理解財務報表的/財務分析方法 5.如何防范財務報表作弊 6.實地盡職調查與商務計劃書的編寫 資產定價實務 7.企業價值評估與股權定價 8.盡職調查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對投資對象管理 10.企業改制所涉及的政府部門與法律 法規 10.盡職調查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1.不同上市地的審批、監管及規則條件 | 1.私募股權投資商業模式解析 2.PE的資金募集 3.PE組織形式:公司、合伙與基金制 4.PE基金制度優勢與操作 5.PE項目的并購重組策略 6.PE發展中的作用 7.PE機構的治理結構 8.PE的會計與稅收處理 9.中國政策法律框架下的PE操作方略 10.《公司法》/《合伙企業法》關于PE機構的規范 11.《證券法》對PE投資二級市場與并購的規范 12.《創業投資企業辦法》的三大制度性突破創投企業稅收鼓勵政策解讀 |
十三、互聯網金融與消費化金融 | 十四、新金融產品設計與服務提升 |
1.互聯網科技金融發展的新模式 2.多元化消費金融的運作模式 3.金融創新中的法務關鍵問題 4.互聯網金融的風險管控 5.小額消費金融的發展趨勢 6.企業如何與消費金融相結合 7.相關金融機構的合作模式 8.如何構建大數據風控體系 9.信用體系的建設與應用 10.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創新與深化 | 1.新金融產品的結構與關鍵要素 2.金融要素的重構與組合方式 3.如何設計新的標的市場 4.新金融模式的激勵機制 5.不同客戶的投資風格與資產分配 6.收益與風險的對稱管控 7.如何管理杠桿 8.如何提高交易效率和便捷性 9.如何增加流動性與退出機制 10.如何構建合規的金融管制體系 |
十五、PPP金融模式的應用與實務 | 十六、政府引導基金與母基金運作體系 |
1.地方政府融資與PPP模式創新的金融監管與前沿政策 2.銀行投行視角的PPP模式與融資籌劃實務案例分析 3.資產證券化在地方政府基建項目融資中的創新運用 4.保險資管視角的PPP模式分析與保險資金對接PPP項目實務探討 5.PPP項目操作模式與運作流程 6.PPP項目合同與核心條款設計 7.PPP模式的項目風控與法律要點 8.PPP項目稅收管理與稅收籌劃 9.PPP各相關要素分析及生命周期的融資方式 | 1.資本市場私募股權基金法律與政策解析 2.國內國外相關法律法規 3.相關合同與協議的選擇與安排 4.企業設立章程與相關約定 5.股權轉讓的法律安排 6.會計師事務所的選擇與協調 7.知識產權與無形資產的評估 8.私募股權投資的法律政策分析 9.私募股權基金的項目選擇與投融資操作 10.投資者與融資模式的選擇 11.目標公司尋覓及盡職調查要點 |
十七、企業資產增值與結構化金融 | 十八、供應鏈金融與產業升級 |
1.如何管理好現在和未來的現金流 2.資產保值的組合策略與應用方法 3.如何把握金融市場的大趨勢 4.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論與應用 5.虛實結合的產業投資組合 6.如何通過量化管理提高風險 7.業績評估體系建設與動態標準 | 1.供應鏈金融的商業模式 2.供應鏈金融的相關法規 3.供應鏈金融與產業的生態結合 4.商業銀行合作體系的構建設計 5.產業上下游結構金融各要素重構 6.匯率波動與產業鏈的相關影響 7.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管控體系 |
十九、高凈值企業路演資本酒會 | 二十、全系統項目定制解決方案 |
部分邀請合作機構:鼎暉投資、華平投資集團、弘毅投資、光大控股、硅谷天堂投資、同創偉業投資、九鼎投資、高瓴資本、中科招商投資集團、國壽投資、華軟資本、建銀國際、復興集團、中信產業基金、國發創投、新板資本、科盛投資、阿里資本、海通開元、KKR、云鋒基金、中鈺資本、天圖資本、招商局資本、盛世景集團、易聯資本、安賜資本、溫氏投資、金浦產業投資、雷石投資、漢世紀、通江資本、新天域資本、華蓋資本、中金佳成、坤裕基金、廣發信德、凱雷投資、方正和生、春華資本、優勢資本、普思資本、恒泰華盛、中植資本、天風天睿、泰康投資、海爾資本、景林資本、易居資本、海航資本、渤海華美、明石投、紅杉資本、達晨創投、IDG 、毅達資本、 德同資本、君聯資本、東方富海、 深圳創新投、北極光創投、經緯中國、信中利資本、賽伯樂投資集團、騰訊產業基金、達泰資本、松禾資本、基石資本、凱鵬華盈、順為資本、聯創永宣、藍馳創投、金沙江創投、亞商資本、戈壁創投、中國風險投資、澳銀資本、高榕資本、廣信資本、盤古創富、青云創投、軟銀中國資本、國科嘉和、浙商創投晨興資本、高特佳創投、青域基金、華睿控股、今日資本、創東風投資、富坤創投、真糧資本、光速中國、東方匯富、五岳天下、清源投資、常春藤、清控銀杏、華映資本、凱旋創投、君盛創投、久奕資本、同系資本 |
專家委員會擬邀導師:
李 揚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原副院長
王國剛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
程鳳朝 中國證監會并購重組委委員
曹文煉 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副司長、博士
劉 勇 國家開發銀行投資業務發展局 局長
白景明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景學成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原副局長、第一財經研究院院長
余永定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黃群慧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
劉健鈞 中國證監會私募基金監管部副主任
夏 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國務院參事
張宇燕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導
李萬壽 深圳創新投資集團原總裁
單祥雙 中科招商投資集團總裁
何 強 昆吾九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總裁
馬衛國 同創偉業合伙人、董事總經理
晉海波 華泰聯合證券企業成長部負責人
梁 磊 首批保薦代表人,全國超募率最高保薦代表人
李迅雷 中國證券業協會證券分析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盛希泰 洪泰基金創始人
勞志明 華泰聯合證券執行董事,并購業務負責人
高 見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公司
吳文軍 中國農業發展基金董事長
魯公路 海通證券結構融資部負責人
李旭東 中信建投證券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
曾 純 歌斐資產 私募股權投資合伙人
宋 斌 TSF資本總裁
高 杰 硅谷天堂董事總經理
齊 慎 達晨投資合伙人
王旭東 信中利資本合伙人
劉澤輝 君聯資本合伙人
王 岑 紅杉資本合伙人
于 佳 啟明創投合伙人
陳 里 正和島投資總裁
李愛民 中國風險投資高級合伙人
楊本軍 首創財富董事、總經理
何賢波 深圳華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證監會前發審委員)
【權威性】政府、投行、券商、企業專家組成的核心師資團隊,全面解密新金融戰略
【前瞻性】針對IPO過程中最重要問題,提前規避風險陷阱,掃清障礙
【客觀性】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專業、多方位的角度給企業以強大的支持
【唯一性】目前國內唯一的新金融系統研修課程,全方位聚焦新金融中的方方面面。
1.擬上市公司CEO、CFO、董事會秘書;
2.政府上市辦、金融辦、開發區、科技園等與上市企業相關部門負責人;
3.以上市及并購退出為目的各類創業投資基金、PE基金投資經理、合伙人;
4.投資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從業人員
學 費:88000元/人(含學費、教務費、證書費,食宿費自理)。
學 制:總學制一年。每月集中2天。
報名流程:提交《報名表》—審核—繳費—入學
完成規定課程并考核通過者,可獲得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MBA教育中心頒發結業證書。
座 機:010-62760270
座 機:010-62753413
周老師:18519998816
楊老師:13161328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