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幸福親師”研修班(第3期)
課程詳情
“幸福親師”是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幸福教育課題組提出的新型父母和新型教師概念,旨在融“親”、“師”為一體,希望父母和教師都不僅成為可親可敬、可依可靠之“親”,也要努力成為傳道解惑、立德樹人之“師”;不僅要成為自己孩子的人生導師,也要努力成為更多有需要的孩子和家長幸福成長的良師益友。
為響應《家庭教育促進法》和“家校社協同育人”政策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幸福家庭和幸福學校建設,北京大學基于前兩期“幸福親師研修班”的成功經驗,擬繼續舉辦第三期幸福親師研修班。
漢語
有志于幸福教育和家校共育的中小學校、幼兒園教師和家長
基于“幸福是不斷向上向善的心安”的幸福觀和修身為本、幸福學校、幸福家庭“一體兩翼”幸福教育模式,本次研修班在課程設置上具有“四”、“三”、“二”、“一”等四個方面特色:
“四”:按照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四有好老師”的要求和幸福教師、幸福家長成長的需要,整個學習、培養計劃分為明道課程、修德課程、仁愛課程、精藝課程四個模塊。
“三”:聚焦智、仁、勇“三達德”,在百日研修中每月圍繞一個核心主題開展教學和實踐活動,幫助學員體悟“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心安和幸福。
“二”:研修實踐中特別注重“幸福日志”書寫和“大家文化”建設兩個抓手。
“一”:整個研修過程特別強調“知行合一”理念,通過專家講座和東西方教育經典的閱讀以促“知”,以學員個人踐行體悟和同學交流共進促“行”,追求真知真行、切實有效。
文東茅: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北大社會科學學部副主任,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初心幸福教育之家發起人,北大教育學院幸福教育項目負責人。
陳向明: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教育質性研究中心榮譽主任;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世界課例與學習研究協會理事、華東師范大學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蘇彥捷: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副院長。
孫宏玉:北京大學醫學部護理學院教授,高校護理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中華護理學會院校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
康麗穎: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學前教育學院院長,“家校社協同共育”國家重大課題負責人。
從春俠: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教授、教研部主任,傳統文化教育專家,“清源學院”發起人。
蔣莉:佛山科技學院副教授、博士,正面管教導師,家庭教育專家。
尚俊杰: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長聘副教授,學習科學專家。
朱紅: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生涯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潘昆峰: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張俊:首都師范大學副教授
范皚皚: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培訓辦公室主任,《北京大學教育評論》編輯部副主任、博士。
王嘉穎: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研究助理,北大幸福教育項目組核心成員,博士。
第三期幸福親師研修班將于2023年春季學期開班,。學習周期為100天,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相結合,線上集中授課、交流與線下個人自學、小組分享相結合,助力教師、家長形成積極的幸福觀、科學的教育觀,以期達成“百日奠基、百年樹人”之效。
研修班將每月圍繞一個核心主題,組織開展幸福小班會、幸福小天使、幸福大天使、幸福日志、幸福小伙伴、家庭會議、幸福家書等系列活動,每周安排一次集體研討會(包括專題講座和實踐案例分享),組織學員每天進行經典閱讀和《幸福日志》打卡,100天內完成《示弟立志說》《大學》、《論語》、《中庸》以及三本現代教育名著的閱讀。希望通過連貫一致、長期不懈的“教”、“學”、“研”、“修”,增進學員的教育智慧和人生幸福。
學費:3000元/人,
學費由北京大學財務部在開班前統一收取,開具中央非稅收入統一票據,并嚴格執行有關財務規定。請直接向北京大學交費,不要向其他任何個人或組織交費。
本研修班學習共計為82學時,修滿學分并考核合格后,由北京大學頒發學校統一編號的結業證書,證書蓋北京大學鋼印,證書編號可登陸北大網站查詢。